煙道之困:油煙倒灌、排煙能力下降
油煙倒灌、排煙能力下降、噪聲變大,普通消費者恐怕不會將這些吸油煙機使用過程中的不良現象與廚房共用煙道聯系起來。如今,共用煙道已經成為困擾吸油煙機企業的一大心病,各企業技術負責人談及共用煙道時無不皺眉。事實上,共用煙道只是國家建筑標準為吸油煙機排氣選出的兩條出路之一。另一條是每戶單獨使用一個排氣孔道直出屋面,這種做法比較安全,排氣效果好,但占用面積較大,不夠美觀。
時至2012年,隨著選用共用煙道設計的住宅建筑增多,共用煙道與吸油煙機運行適配性的問題逐漸凸顯。“僅依靠家電行業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非常難,我們期待與建筑行業進行交流、碰撞,共同解決這一問題。”這已經成為目前吸油煙機企業共同的心聲,希望通過合作形成家電企業、建筑企業、消費者“多贏”的局面。
排煙能力之困
根據JB/T194-2006《住宅廚房、衛生間排氣道》的定義,排氣道是指用于排除廚房炊事活動產生的煙氣或衛生間濁氣的管道制品,是住宅廚房、衛生間共用排氣管道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廚房排氣道通常稱為煙道,由豎向排氣干管、橫向排氣支管、防火及防串煙部件等組成。其中,豎向排氣干管的截面尺寸和結構設計直接關系到煙道的排煙能力。
據記者了解,目前,廚房共用煙道的截面尺寸是按照300~500m3/h的排風量設計的,這意味著,每分鐘的排風量為5~7m3。“這一指標是基于比較早的吸油煙機行業標準來制定的,但是實際中沒有嚴格參照標準,并沒有完全達到設計要求。”方太集團高級工程師李斌介紹說。記者翻查相關建筑領域標準——GB50096-2001《住宅設計規范》、JB/T194-2006《住宅廚房、衛生間排氣道》后發現,這兩個標準的規范性引用文件均不包括吸油煙機國家標準。
為了解決中國廚房油煙量大的問題,中國吸油煙機企業一直致力于獲得更好的油煙吸排效果。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國市場吸油煙機的排風量從最初的5m3/min逐漸提升到15m3/min,有的甚至已超過18m3/min。正因為此,2012年2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準GB/T17713-2011《吸油煙機》已將吸油煙機排風量的最低限值由7m3/min提高到10m3/min。
然而,共用煙道的相關指標仍停留在原地。廣東美的廚衛電器制造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標準化主任專員遲學君告訴記者:“雖然吸油煙機與建筑配合過程中面臨不少問題需要解決,但是煙道已經成為目前最困擾吸油煙機企業的問題,影響到吸油煙機性能的正常發揮。”
同時,為了防止串味和滿足消防要求,止回閥得到廣泛使用。“止回閥會伸入煙道一定的長度,進一步減少了煙道的通風面積。通常,煙道的截面都是U型的。”某企業人士說。
某位從業多年的建筑設計師對記者表示,國家標準對適用于不同住宅層數的煙道制品有總括性要求,但是設計中主要參照相關配套圖集,圖集對截面尺寸有標準規定,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圖集。他坦言:“我們在設計時,通常是直接參照相關圖集選擇相應住宅層數的產品,對于煙道是否能夠滿足吸油煙機的工作要求,考慮得并不多。”
有家電企業負責人反映,現實中有些開發商會盡量擠壓共用煙道截面尺寸,以獲得更大的廚房面積。 對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建筑設計師表示,現實中并未遇到開發商提出類似要求,主要是參照國家標準來設計,通常不會縮小截面尺寸。暫不論這兩種說法的真偽,煙道的現行排風能力(5~7m3/min)的確與吸油煙機10m3/min的排風量最低值不匹配。
那么,能否在煙道截面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形成建筑業與家電業的雙贏呢?
在一些住宅中,在煙道的最上端出風口處安裝輔助抽風設備可以有效提高煙道的排風能力,但是實踐中應用得并不多。這也是不少吸油煙機企業呼吁和期盼的解決方案之一。
“有些高層建筑會配置螺旋式的輔助抽風裝置,這種裝置是煙道抽風的輔助方式之一,可以形成螺旋式氣流。但是,目前國家并未強制要求安裝這種裝置,而且設備成本較高,所以更多的住宅仍只做一個出風口。”某建筑從業人員表示,理論上,這種裝置可以有效提高公共煙道的排煙效果,但是也要看具體使用的是何種產品,國外的一些產品效果比較好,國內仿制產品的使用效果要差一些。
據了解,這種裝置通常為無動力的產品,不存在耗能問題,只要稍微有一點風或是氣流就可以旋轉,使得煙道內形成渦流向外排煙;當外面有風的時候,這種裝置的旋轉速度會更快,廚房內有氣流排出也會旋轉,國外產品的優勢在于,在特別小的氣流輔助下就可旋轉。有吸油煙機企業技術負責人表示,這種自力式風帽目前已經應用于一些高層建筑,這種方式雖然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產品在實踐應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還難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即使排風量基數不調整,根據樓層分布特性,煙道尺寸是否可以考慮采用階梯性分布?畢竟在豎直的煙道中,不同的樓層壓力不同。”李斌表示,新疆已經對煙道提出特殊的要求,煙道從上到下的截面尺寸是不同的,但是這只是地方性的指導圖集,不是建設部的國家性要求,影響力有限。據記者了解,目前,在通常情況下,同一幢住宅不同的樓層中,煙道的截面尺寸是一樣的;在不同的建筑中,住宅樓層越高,煙道截面尺寸會隨之增大。“如果煙道截面尺寸太小,流通能力有限,豎向煙道中的壓力會大于支管壓力,容易產生回流現象。所以,截面尺寸通常根據層數確定。”某建筑設計師解釋說。
裝修改造之禍
中國城鎮住宅多是集合式住宅,密度大、排氣量大,目前主要使用豎向排氣道,利用各層住戶的吸油煙機向管道增壓排氣。吸油煙機的安裝是在建筑建成后、住戶裝修時進行的,建筑都會預留連接吸油煙機排風管的進氣口,以方便油煙從煙道排出。
JB/T194-2006《住宅廚房、衛生間排氣道》規定,進氣口開口位置可位于排氣道上1/3或下1/3處。以煙道長度為2.7米(通常煙道與層高相同)計算,進氣口位于排氣道上部或下部的900mm以內均符合標準要求。“與之矛盾的是,用戶在裝修時往往會在廚房吊頂,并希望將吸油煙機的排風管置于吊頂之上。而通常吊頂高度不會太高,如果預留的進氣孔位于吊頂之下,就需要將此孔堵上,在合適的位置重新打孔。”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余國成表示,這在實際裝修過程中是經常出現的情況,會產生很多建筑垃圾,還可能破壞煙道結構和一些加速氣體流動的設計。另外,集成灶等下排煙的產品如果遇到進氣口在上方的情況,也必須改變進氣口的位置。
裝修改造造成的另一個禍害是煙道止回閥阻塞。各層住戶的吸油煙機輸出壓力并不相同,容易產生上下層之間的回流,目前通常采用在煙道進氣口處安裝止回閥來防止倒煙串味現象的發生。“但是,由于各住戶通常不是在同一時間裝修,往往上層改造進氣口的建筑垃圾,會落到下層住戶的止回閥上,令下層用戶無法正常排氣。”據某吸油煙機企業技術負責人介紹,在公司處理的吸油煙機不吸煙問題中,70%是由于共用煙道被阻塞造成的,所占比例非常大。
記者就此問題咨詢了建筑設計專業人士,他表示,裝修中在煙道上重新開孔的確可能會對下層排氣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建筑設計師通常負責前期建設,很少參與后期住宅裝修,對于類似問題不太了解。
連接之困
GB50096-2001《住宅設計規范》明確規定,排氣道接口部位應安裝支管接口配件,廚房排氣道接口直徑應大于150mm。這與吸油煙機160mm的排風管口徑明顯不匹配。
談起這個不匹配,李斌認為,這種矛盾也是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仔細觀察早期建成的住宅不難發現,每家廚房都會伸出一個吸油煙機排風管,那時建筑還沒有共用煙道,各家的油煙都是分別排放到大氣中的。“同時,吸油煙機排風管最初的直徑也比較小,只有120mm,后來逐漸增大,并穩定在160mm。”他表示,吸油煙機排風管的直徑是隨著產品排煙能力的提高而逐步變大的,并最終形成目前的不匹配問題。
10mm的差距給吸油煙機使用效果造成的負面影響卻很大。余國成表示,即便共用煙道的排風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在油煙排出時,這不匹配的排風面積會增大排風阻力,直接影響吸油煙機性能的發揮,造成油煙排出效果不好、產品噪聲增大等問題。李斌解釋說:“這就像水流,管道粗一點,排出量就更多一些。目前,吸油煙機行業已經形成較為統一的技術約定。”
“目前吸油煙機行業的性能指標體系相對穩定,如果勉強將排風管直徑縮小10mm,產品的風量、風壓、噪聲等性能都將受到影響。”某吸油煙機企業負責人表示,更麻煩的是,這可能會嚴重影響已經形成的,消費者對于吸油煙機的產品認知。
讓不少企業最擔憂的還不是這10mm的開孔直徑差距,而是如何更好地密封。據李斌介紹,規范開孔直徑還不是關鍵,方太已經設計出錐形的變截面接口來解決這一問題,如何讓吸油煙機排風管更好地與排氣口密封顯得更為重要。“吸油煙機是靠壓力排放油煙的,通產會產生近300Pa的壓力,如果密封不嚴密,很容易漏煙。實際操作中,吸油煙機安裝工人不可能攜帶太多的密封工具,同時也很難在狹小的吊頂空間內進行復雜的密封操作。”
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煙道接口甚至是方形的,這更增加了圓形吸油煙機排風管與煙道連接的難度。
為了應對住宅建筑防火要求的提高,建筑的排氣口外會安裝防火止回閥。“這種產品的流通面積有的只有吸油煙機排風管面積的50%,過小的尺寸和復雜的結構直接惡化了吸油煙機的工作性能。”李斌表示,防火止回閥與共用煙道截面尺寸小,往往是造成吸油煙機在使用過程中“噪聲大、吸力小”的最直接誘因。
合作促“三贏”
面對煙道引發的產品使用效果降低或不工作等問題,多數吸油煙機企業是有苦說不出。
“吸油煙機出現問題,消費者第一時間肯定是找家電企業‘興師問罪’。”剛剛進入吸油煙機行業的九陽股份有限公司似乎已飽受折磨,該公司公共關系部總監齊勇有些感慨地說,“建筑行業沒有‘三包’規定,但是家電行業有。即使過錯不在家電產品,消費者還是會向家電企業討公道,相關責任還是要由家電企業‘埋單’。”可見,由煙道引發的問題,雖然與家電產品質量無關,但是消費者首先否定的往往是家電品牌,這對家電品牌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
對于消費者而言,這一問題造成的傷害似乎更大。“煙道與吸油煙機工作適配性的問題,一方面會影響吸油煙機的排煙效果,無法及時排出的油煙不僅會令用戶的廚房不干凈,還會對用戶的健康造成影響;另一方面,產品在實際使用中的噪聲會變大,無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李斌說。
“家電產品,特別是吸油煙機等是需要依附建筑結構才能安裝和使用的。在與建筑的適配性問題上,家電業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談判的‘砝碼’。”某家電企業負責人感慨地說,“隨著家電行業的發展,家電與建筑一體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然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只有在現行建筑配套條件下盡量適應環境。當然,目前我們最期待推進的工作是加強與建筑行業的對話。”
“就我個人而言,并不抵觸與家電行業技術人員進行對話和溝通。”某建筑從業人員的話應該可以代表建筑行業的態度,“只是在此之前,并沒有這樣的聲音傳達到我們這里。作為前端的設計人員,我們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問題。”
為了推動家電與建筑一體化的研究,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已于2012年4月啟動了“家電與建筑一體化研究項目”。該項目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家具協會擔任領導單位,并召集龍頭家電企業、建筑設計單位和有關標準化制定單位組成工作組。據記者了解,該項目研究已經正式展開,吸油煙機與住宅共用煙道的適配性問題也成為項目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